maria-article-thumbnail

过年5年,中国本土的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领域在投资、加速创新和业务扩张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发展。15年前,中国的医药行业专注于仿制药物——即复制全球范围内的非专利药品,并取得了商业成功。而近年来,其发展方向大幅转变,转而重视医药创新,并且从“中国制造,服务中国”突破性地升级为“中国制造,服务全球”。

最近,我们注意到礼来制药与复星医药就抗肿瘤小分子创新药达成许可协议。2020年全球七大生物技术 IPO 榜单中,六家是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而它们的融资总额超过27亿美元。基于我们对市场的了解,2021年将更加振奋人心。这些变化使得人才从跨国医药企业流向中国本土企业。PageGroup的《2020 年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人才趋势报告》采访了拥有1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高层管理者。报告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考虑加入本土医疗保健企业。

相关阅读:人才流动趋势: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行业招聘新趋势

中国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市场。而现在,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在政府的利好政策和资金充沛的资本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医疗保健行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兴职能机会以及前所未有的人才缺口。再加上基因和细胞疗法以及mRNA疫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领域出现大规模的人才紧缺,在新药研发、临床开发、CMC和生物制造职能上尤其明显。因此,全球人才资源库成为某些岗位候选人的重要来源。同时,流动性也变得至关重要。

在中国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市场中,我们观察到了几个趋势。这些趋势在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领域尤为突出:
•    在国外有长期从业经验的海外华人陆续回国,加入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出于文化契合考虑,企业优先招聘具有中国背景的候选人。 
•    在跨国制药公司中触及职场天花板的海内外高级人才,转而青睐更具活力的国内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 
•    在中国,灵活人才模式相对新颖,部分海外归国人才的灵活派任受到政策监管。但市场整体蕴含潜力,未来有更多可能。
•    新冠疫情隔离对中国的冲击较小。在 2020年4、5月份时,大部分企业的员工已全面回归办公室办公。然而,某些跨国企业仍遵循其全球政策,采取灵活办公模式。

 

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内部人才跨职能流动——在中国的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也有出现,并且更多发生在中高级别职位。例如,从研发到业务拓展的职能转变,或者从销售到营销职能转变等等。然而,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领域受科学技术驱动,随着企业业务扩张(例如:公司从临床阶段走向上市阶段)和行业发展(例如:推出细胞疗法),一些新的职位需求也应运而生。这些职位无法通过企业内部流动来填补,因此必须从行业外部招聘人才。

对于海外华人——尤其是那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移居美国,并一直在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或者顶尖学术机构工作的人才来说,回国担任高层管理职务等于开启了崭新的职业生涯。他们从一名雇员转变为商业领袖和企业家,或者在跨国团队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另外,此类人才流动的另一个关键诱因出自对“中国创新,造福全球”的热忱。

相关阅读:论坛回顾 | 从资本到人才,医药产业迎来颠覆式创新

生物科技领域人才短缺

在朝气蓬勃的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创新疗法人才紧缺。由于国内培养体系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在中国境内难觅合格的高精尖候选人,我们的客户不得不转而寻觅海外华人,从而填补技能空缺。

因此,中国的医疗领域成为了一个人才驱动型市场。企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希望吸引到国内外的高素质人才。现金和股权激励成为职场人士加入生物科技行业的动力。

帮助客户在人才库中搜寻合适医药人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未知的挑战。搜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照着职位描述逐条比对候选人的简历,或者根据行业水平调整薪酬,而且还要确保候选人与未来雇主的文化匹配。

对于首次从老牌药企跳槽到生物技术行业的人才,我们着重帮助他们理解薪资中的股权部分。同时,我们也评估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的长期稳定性,解析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文化能够与创始团队和主要投资者的风格相契合。这对于那些具备科学和医学背景但价值体系与其他职场人士迥异的人才来说尤为重要。

对雇主而言,这体现了与值得信赖的招聘顾问合作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候选人进入企业后将作为业务团队的延伸,代表企业和雇主品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招聘伙伴应当能够清晰地介绍公司的历程和未来的目标,并将其渠道与竞争对手加以区分,从而吸引到合适的候选人。

相关阅读:分享会回顾 | 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如何抓住这波机遇?

归国就业

对于准备进军国内生物技术和制药市场的海外华人来说,熟知中国文化并且精通中文非常关键。与十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本土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更青睐华裔人才。此类候选人包括本地华人或者精通中文、熟悉文化的海外华人。

过去五年中,归国华人推动本土创新成为一大趋势。他们带着全球性视野回到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医疗保健领域担任领导职务。鉴于我们的客户正在转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聘请具有国际临床和监管经验的高层管理人才对其取得商业成功至关重要。因此,雇佣归国华人作为首席科学官或者首席医疗官极为普遍。

同时,由于旅行和签证限制,在华人归国方面,行业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例如:持有非中国护照的医疗保健行业的高级专业人士可能需要花费长达六个月的时间来备齐所需文件,获得工作签证。即便如此,拒签概率非常高。随着全球范围内疫苗加速接种,我们将持续更新中国对于入境商旅限制的政策变化。作为临时解决方案,一些雇主远程雇佣了临床开发、监管和业务拓展等职能人员,并保证一旦边境开放,立即归国工作。

变革将至

尽管疫情期间的旅行限制给全球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带来了挑战,但对中国的工作机会感兴趣的候选人仍然能够通过网络与可靠的医疗保健行业招聘人员保持联系。得益于国内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大量的机会,人才涌入的盛况空前。终有一天,旅行限制会被取消。

因此,从可靠的招聘伙伴那里获得宝贵的行业资讯对提前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来说至关重要。另外,初级和中级人才在进入高速发展的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之前,最好能在跨国企业中积累经验,夯实专业基础。

由于中国的医疗保健市场受人才驱动,我们提供的人才不足以填补所有空缺。因此,对于那些难以觅得的人才,雇主需要在某些招聘要求上进行配合,适当妥协。我们推荐雇主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案,让合适的候选人归国。不过由于疫情限制,入境仍有难度。

正在招贤纳士?欢迎点击此处联系我们